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百零九书四(4/5)

元公也擅长草书。吴人皇象能草书。世人称赞他的草书笔力沉着有力,淋漓酣畅。荥阳陈畅,官任晋国秘书令史,擅长八分。

王羲之

王羲之的《告誓文》,现今所见到的帖本,是它的底稿,没有标明年、月、日、朔。它的真本上面标有维永和十年三月癸卯九日辛亥的字样。但是,这个帖本也确实是王羲之的墨迹。唐太宗开元初年,润州江宁县瓦棺寺修建学堂,工匠师傅拆迁旧屋时,在房脊鸱吻内的一只竹筒中发现了这本字帖,交给了一个和尚。到开元八年,县丞李延业得到了这个帖本,上献给岐王,岐王又进献给玄宗皇帝。从此,这本字帖留存在宫内了。另有一说是,后来又让岐王借阅出来。开元十二年岐王府上发生一场大火灾,府内藏书全都烧光了,这本帖本也在其中。

王慄

王慄,王羲之的叔父,擅长书画。一次王慄对王羲之说:我所做的一些事情不值得一提,唯有书与画可供他人学习效法。晋明帝司马绍学习过王慄的绘画,王羲之学他的书法。

潞州卢

东都洛阳有一年建造防秋馆,挖掘出许多蔡邕在鸿都学书时所书刻的经文石,以后洛阳人往往家家都藏这些石经文。王羲之的《借船帖》,它的书法尤其工稳精妙。因此,山北卢匡珍藏它有年月了。卢公写封书信给他说要借《借船帖》一读,没有借到。卢匡回信说:《借船帖》是可以到我家中来观赏,从未借出去给人看。后来,卢公官拜潞州,打着旌节等仪仗上路赴任,才走了几程,忽然有人拿着一本书帖向卢公出售。卢公观之。是《借船帖》啊!惊异地询问出售书帖的人:这书帖是谁家的?出售书帖的人说:卢家公子需用钱,派我拿出来卖的。卢公感叹时过境迁,不问售价,将书帖退还给出售帖人。后来就再也不知道《借船帖》的下落了。京都书侩孙盈,名满京师。孙盈父亲叫孙仲客,会鉴赏书画,特别精通名贵书画的品目。京中富豪家中收藏的书画,许多都经他给鉴定过,是真伪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卢公的《借船帖》,是孙盈收藏的。以前,有人出高价购买,没有买到手。待卢公购买时,正赶上它的主人急切需用钱,减价出售这本书帖,用来筹集度过困难的钱款。等候了很久,直到筹集到了成千上万的钱,才得到这本《借船帖》。卢公,是韩太仲的外孙,因此他的书与画都很有功夫。这就是读书多了,必然见识广博。

桓玄

晋书中记载有一种食物名叫寒具,书中没有注释说明。后来在贾思勰的《齐民要求》和《食经》中查到了,就是今天用油炸着吃的一种粘食小吃,叫糫饼。桓玄有一次热情地将自家收藏的书法字帖,名画陈列出来给一位客人看。这位客人一边吃着糫饼一边欣观这些字画,没有洗手就翻阅看,见字画污上了油渍,桓玄非常不高兴。从此以后,再有客人来,不摆设糫饼招待客人。

褚遂良

贞观十年,太宗跟魏征说:从打虞世南去世后,没有人可与我谈论书法了。魏征说:褚遂良后来在法书上很有些造诣。于是,太宗召见褚遂良。唐太宗曾经用重金购买王羲之书法的真迹,天下士人争着购买古书,进宫献给皇上。当时没有人能辨识出古书的真伪,褚遂良对每件古书的鉴定评论就是根据,从来没有出过差误。贞观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太宗用真草书屏风给群臣观看。笔力遒劲有力,在一段时间里,这是绝好的书法了。太宗收集、购买得到流传在世间的真行字帖,二百九十纸,装订成七十卷;草书字帖二十纸,装订成八十卷。每到处理完政务的空闲时间里,经常取出来观赏、把玩。太宗曾对朝臣们说过:书法是小道,刚开始学习时不要着急。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来学习,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效果要好得多。各种技艺,没有你用心学了而没有收获的。问题出在你思想不集中,不能集中精力钻进去。今人学习古人的书法,不要特注重它的形体结构,而把主要精力用在摸透它的风骨上面。得其骨,笔力自然而然就有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