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百零八书三(5/6)

金缕瓶、玛瑙碗各一只和珍珠等。又赐给他宫内御马两匹,并配有用珠宝装饰的鞍辔,宅院与庄园各一座。唐太宗初时还生气辨才大师将《兰亭序》秘藏起来不奉献给他这位当朝天子,稍稍平息一会后又考虑到辨才年事已高,不忍心再加刑在他身上,又过了几个月,太宗皇帝又赐给辨才大师锦帛等物三千段,谷三千石,下敕书让越州都督府衙代为支付。辨才大师得到这些赏赐后,不敢将它们归为己有。将这此赐物兑换成钱,用这些钱造了一座三层宝塔。塔造得特别精丽,直到现在还在。他本人因为受刺激身患重病,不能吃硬饭,只能喝粥,过了一年多就去世了。得到《兰亭序》后,太宗皇帝命令侍奉在宫内的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等四人,各拓数本,赏赐给皇太子及诸位王子和近臣。贞观二十三年,太宗皇帝身体不适,病卧在玉华宫含风殿。临去世前,对太子李治说:我想向你要一件东西,你诚心尽孝怎么能违背我的心愿呢,你的意思怎么样?太子李治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俯身伸耳听太宗皇帝的要求。太宗皇帝说:我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是《兰亭序》啊,你能让我将它带去吗!太宗皇帝去世。太子李治继位为高宗,遵从太宗死前遗愿,将《兰亭序》真本随葬在太宗皇帝的墓中。到今天,赵模等人拓的《兰亭序》一本尚值钱数万啊!

又 一说:王羲之曾书过《兰亭会序》,隋末,广州一位好事的僧人得到了它。这个僧人有三样宝物,非常珍惜的收藏着。一是王羲之手书《兰亭会序》,二是铜制神龟,三是铁制如意。唐太宗非常爱好书法,听到那有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就设法弄到手里。王羲之别的书法真迹,太宗皇帝都得到了。唯独这份《兰亭会序》,听说在广州这个好事僧人手中,而难以力取。于是,他派去一个人,用欺骗的手段,从这位僧人手里弄到了《兰亭会序》。僧人失去《兰亭会序》后说:第一宝物没有了,其余的宝物还有什么会值得可爱收藏的呢?于是用如意击石,打断了扔了;又将铜龟的一只脚摔坏了,从此不能行走。

汉王元昌

唐汉王元昌,神尧的儿子,擅长书写行书。诸位王中的二、三王并列都有能书法的名声。韩王、曹王都次于他。曹王能书飞白,韩王工书草书、行书。魏王、鲁王也就韩王之流啊。

欧阳询

唐欧阳询,字信本,博览古今群书,官至银青光禄大夫率更令。对于书法,他能书八体,笔力遒劲奇险。高句丽国特别喜爱他的书法,派使臣请他去。神尧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书法名声远传夷狄等少数民族。欧阳询死于贞观十五年,享年八十五岁。欧阳询的书法,飞白、隶书、行书、草书达到绝妙的境界,大篆、章草入能。

又 欧阳询一次外出,看到一座古碑,碑文是前朝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停下马观看欣赏好长时间才离去。行了几步,又下马立在碑前观赏。疲劳了将毯子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观赏把玩。到晚上就睡在古碑的旁边,三天后才离去。现今通用的开元通宝铜钱,是高祖武德四年铸造的,开元通宝这四个字就是欧阳询书写的啊。

欧阳通

唐欧阳通,是欧阳询的儿子,擅长书法。他的字体比他父亲清瘦,他常常自我夸耀自己能书。欧阳通书写用的笔,一定是用象牙、犀角做笔管,狸子毛做笔蕊,外面覆围上秋兔毫。他用的墨是用松烟为主料,掺入麝香沫。他用的纸必须是坚薄白滑的,否则不书。以示他对自己书法的重视。薛纯陀也仿效欧草,却失之于肥钝,只是位居欧阳通的第二位。

虞世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