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命。太宗曰:吾所得兰亭,可与我将去。后随仙驾
玄
矣。今赵模等所榻在者,一本尚直钱数万也。(
《法书要录》)
又 率更尝行,见古碑索靖所书。驻
观之,良久而去。数步,复下
伫立。疲则布毯坐观,因宿其傍,三日而后去。今开通元宝钱,武德四年铸,其文乃欧
率更书也。(
《国史异纂》)
郑广文
王绍宗
唐汉王元昌,神尧之,善行书。诸王仲季并有能名,韩王、曹王,亦其亚也。曹则妙于飞白,韩则工于草行。魏王、鲁王,亦韩王之
也。(
《书断》)
欧询
褚遂良,河南人。父亮,太常卿。遂良官至仆,善书。少则伏膺虞监,长则师祖右军,真书甚得其媚趣。显庆中卒,年六十四。遂良隶行
妙,亦尝师受史陵。然史亦有古直,伤于疏瘦也。(
《书断》)
王绍宗字承烈,官至秘书少监。祖述敬钦羡柬之。其中小真书,
象尤异。其行书及章草,次于真。常与人书云:鄙夫书翰无工者,特由
墨之积习。恒
心率意,虚神静思以取之。每与吴中陆大夫论及此
,明朝必不觉已
。陆后与密访知之,嗟赏不少。将余比虞七,以虞亦不临写故也,但心准目想而已。闻虞眠布被中,恒手画腹
,与余正同也。承烈隶行草
能。(
《书断》)
郑虔任广文博士。学书而病无纸,知慈恩寺有柿叶数间屋,遂借僧房居止。日取红叶学书,岁久殆遍。后自写所制诗并画,同为一卷封。玄宗御笔书其尾曰:郑虔三绝。(
《尚书故实》)
汉王元昌
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会稽人也,仕隋为秘书郎。炀帝知其才,嫉其鲠直,一为七品十余年。仕唐至秘书监。文皇曰:世南一人,遂兼五绝。一曰博学,二曰德行,三曰书翰,四曰词藻,五曰忠直。有一于此,足谓名臣,而世南兼之。行草之际,尤所偏工。本师于释智永,及其暮齿,加以遒逸。卒年八十九。伯施隶草行妙。(
《书断》)
正臣,广平人,官至卫尉卿。习右军之法,睿宗
其书。张怀素之先,与
有旧,朝士就
乞书,或凭书之。
常为人书十五纸,张乃戏换其五纸,又令示
。再看不悟。客曰:有人换公书。
笑曰:必是张公也。乃详观之,得其三纸。客曰:犹有在。
又观之,竟不能辨。
尝许人书一屏障,逾时未获。其人乃
使淮南,临别,大怅惋。
曰:正臣故人在申州,正与仆书一类,公可便往求之。遂立申此意。陆柬之尝为
书告
,
常嫌之,不将
秩。后为鼠所伤,乃持示张公曰:此鼠甚解正臣意。风调不合,一至于此。正臣隶行草
能。(
《书断》)
又 一说王羲之尝书《兰亭会序》。隋末,广州好事僧得之。僧有三宝,宝而持之。一曰右军《兰亭》书,二曰神,(以铜为之。
腹受一升。以
贮之。
则动四足行。所在能去)三曰如意。(以铁为文。光明
彻。
如
晶)太宗特工书,闻右军兰亭真迹,求之得其他本,若第一本,知在广州僧,而难以力取。故令人诈僧,果得其书。僧曰:第一宝亡矣,其余何
。乃以如意击石,折而弃之;又投
一足伤,自是不能行矣。(
《纪闻》)
又 遂良问虞监曰:某书何如永师?曰:吾闻彼一字直五万,官岂得若此者?曰:何如欧询。虞曰:闻询不择纸笔,皆能如志,官岂得若此?褚曰:既然,某何更留意于此。虞曰:若使手和笔调,遇合作者,亦
可贵尚。褚喜而退。(
《国史异纂》)
薛稷,河南人,官至太少保。书学褚,尤尚绮丽媚好。肤
得师之半矣,可渭河南公之
足。甚为时所珍尚,稷隶行
能。(
《书断》)又 稷外祖魏征家,富图籍,多有虞褚旧迹。锐
模效,笔态遒丽。当时无及之者。又善画,(画原作书,据明抄本改)博采古迹,埒于秘书。(
《谭宾录》)
薛稷
李冰
唐欧通,询
。善书,瘦怯(明抄本瘦怯作取法)于父。常自矜能书,必以象牙犀角为笔
;狸
为心;覆以秋兔毫;松烟为墨,末以麝香;纸必须
薄白
者乃书之,盖自重其书。薛纯陀亦效欧草,伤于
钝,亦通之亚也。(
《朝野佥载》)
李冰善小篆,自言斯翁之后,且(且原作耳,据明抄本改)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言。开元中,张怀瓘撰《书断》,
冰、张旭并不载。绛州有篆字与古不同,颇为怪异。李
冰见之,寝卧其下,数日不能去。验其书是唐初,不载书者名姓。碑有碧落二字,时人谓之碧落碑。(
《国史补》)
唐欧询字信本,博览今古,官至银青光禄大夫率更令。书则八
尽能,笔力劲险。
丽
其书,遣使请焉。神尧叹曰: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真观十五年卒,年八十五。询飞白、隶、行、草
妙,大篆、章草
能。(
《书断》)
褚遂良
欧通
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