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仆射韩皋击得一手好羯鼓但他藏而不露,很少见他击过。只是在他任鄂州节度使时,听说在黄鹤楼上击奏过一二次而已。
铜鼓
少数民族的乐器中,有铜鼓。铜鼓的形状很象腰鼓,一头有面,鼓面圆约二尺来的。鼓面与鼓身相连,全是用铜铸成。铜鼓身上都饰着花纹,有花、草、虫、鱼等各种动植物的形状。铜鼓通体上下薄厚均匀,约二分厚。可见它铸造得非常精妙奇巧。铜鼓敲击发出的声音异常响亮,就象鼍鸣。唐德宗贞元年间,骠国向朝庭进献乐器,其中有玉螺铜鼓一只。由此可以知道:南方少数民族的头领家中,都有这种铜鼓啊。
张直方
唐懿宗咸通末年,幽州张直方被降职改任龚州刺史。他上任后,修整城墙,掘土时,挖出一面铜鼓。他任满后,带着这面铜鼓回到京城长安。途经襄汉认为这面铜鼓没有什么大用,于是舍给延寿庆寺院,用一根大绳将它悬挂在斋室中,直到今天还挂在那里。
郑续
唐僖宗临朝时,郑续镇守番禺期间,有个叫林蔼的人任高州太守。有一个牧童放牛时,听到田地中有蛤蟆鸣叫。这个牧童去捕捉,蛤蟆跳入一个洞穴,越掘越深越大,原来是一个当地少数民族头领的坟墓。蛤蟆已经逃得无影无踪,却见墓穴中一面铜鼓,颜色翠绿,有几处让土腐蚀得有些缺损。铜鼓上面凸着各种纹饰,多数都是金线蛙的形状。人们怀疑牧童见到的那个鸣叫的蛤蟆,就是鼓精啊。于是,将这面铜鼓交给郑续,并讲述了得鼓的经过。郑续将这面铜鼓悬挂在武器库内,到今天还存在。
琵琶
罗黑黑
唐太宗时,西域国进献给朝廷一个胡人弹奏一手好琵琶,当场弹奏一曲。胡人的弦拨,比一般的琵琶粗一倍。太宗皇帝每次都不愿意胡人胜过国人,于是在宴请来朝见的这位胡使时,暗中将罗黑黑藏在隔帷后面,让她偷听这个胡人弹奏琵琶。当胡人弹奏完一遍后,唐太宗对胡使说:这只曲子,我宫中也有人能弹奏。于是取过来大琵琶,放在帷幕下边,让罗黑黑当场弹奏刚才胡人弹奏的这支曲子,不漏一个音符。胡使问:皇上,弹奏琵琶的这位姑娘就是您的宫女吗!惊叹着告辞。西域各族胡人听到这个事情后,立即有几十个国家归降了唐朝。
裴洛儿
唐太宗贞观年间,弹琵琶的能手裴洛儿第一个停止使用弹拨而用手指来弹奏琵琶,就是现在人们说的抽琵琶。
杨妃
唐玄宗开元年间,宫中女官白秀贞出使蜀地归来,得到一只琵琶进献给杨妃。这只琵琶的槽逻是桫檀木作的,象美玉一样温润晶莹,光洁得可以当镜子照人。上面有金缕红纹,呈双凤图案。杨妃经常怀抱着这只琵琶在梨园弹奏。声音清丽凄宛,就象从云外飘来的似的。诸位王公公主,虢国夫人以下,争着作杨妃的弟子,跟她学习琵琶。杨妃每教授一支曲子,都能收到很多进献的礼品。
段师
古时候,用鹍鸡筋作琵琶弦。唐玄宗开元年间,段师能弹奏琵琶,改用皮弦。贺怀智用破拨的方法弹奏,不能奏成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