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王瑀
杜鸿渐
贞观中,弹琵琶裴洛儿始废拨用手,今俗所谓琵琶是也。(
《国史异纂》)
汉中王瑀见康昆仑弹琵琶,云琵声多,琶声(琶声二字原缺,据传载补)少,亦未可弹五十四弦大弦也。自下而上谓之琵,自上而下谓之琶。(《传记》,明抄本作
《传载》)
罗黑黑
太宗时,西国一胡善弹琵琶,作一曲,琵琶弦拨倍
。上每不
番人胜中国,乃置酒
会,使罗黑黑隔帷听之,一遍而得。谓胡人曰:此曲吾
人能之。取大琵琶,遂于帷下。令黑黑弹之,不遗一字。胡人谓是
女也,惊叹辞去。西国闻之,降者数十国。(
《朝野佥载》)
代宗朝,宰相杜鸿渐亦能羯鼓。永泰中为三(羯鼓录三下有州字)副元帅西川节度使。至成都,李琬有削杖者在蜀,一杖献鸿渐。鸿得之,示与众曰:此尤
也,当衣衾中收贮积时矣。匠曰:某与脊沟中养者十年。及
(
字原阙,据羯鼓录补)蜀至利州西界,望嘉驿路
汉川矣。自西南来,始会嘉陵江,颇有山
景致。其夜月
又佳,乃与从事杨炎、杜悰(明抄本悰作亚。)辈登驿楼望江月。行酒宴语曰:今日
艰危猜迫,外即不辱命于朝廷,内即免中祸于微质。即保此安步,又瞰此殊境,安得不自贺乎。遂命家僮取鼓与板笛,以所得杖奏数曲。四山猨鸟,皆惊飞噭走。从事悉异之曰:昔夔之搏拊,百兽舞
,此岂远耶。鸿渐曰:若某于此,稍曾致力,犹未臻妙,尚能及是。况至圣御天,(御天原作遇夫,据羯鼓录改)贤臣考乐,飞走之类,何有不
。因言此有别墅近
岩阁,每遇风景清明,即时或登阁奏此。初见群羊牧于川下,忽数
踯躅不已,某不谓之以鼓然也。及止鼓亦止,复鼓之亦复然,遂以疾徐
下而节之,无不应之而变。旋有二犬,自其家走而吠之。及群羊侧,遂渐止声仰首,若有所听。少选,又复宛颈摇尾,亦从而变态。是知率舞固无难矣。近士林中无习之者,唯仆
韩皋善,亦不甚
。为鄂州节度使时,闻于黄鹤楼一两习而已。(
《羯鼓录》)
开元中,有中官白秀贞自蜀使回,得琵琶以献。其槽逻皆桫檀为之,温如玉,光耀可鉴。有金缕红文,影成双凤。杨妃每抱是琵琶,奏于梨园。音韵凄清,飘如云外。而诸王贵主,自虢国以下,竞为贵妃琵琶弟
。每受曲毕,皆广有
献。(
《谭宾录》)
杨妃
古琵琶弦用鹍。开元中,段师能弹琵琶,用
弦。贺怀智破拨弹之,不能成声。(
《酉
杂俎》)
郑续
张直方
铜鼓
韦应
咸通末,幽州张直方贬龚州刺史。到任后,修葺州城,因掘土,得一铜鼓。满任,载以归京。到襄汉,以为无用之,遂舍延寿庆院,用大木鱼悬于斋室。今见存焉。(并
《岭表录异》)
韦应为苏州刺史,有属官,因建中之
,得国工康昆仑琴瑟琵琶。至是送官,表
内。(
《国史补》)
段师
裴洛儿
双县丞李琬者亦能之。调集至长安,居务本里。尝夜闻羯鼓,曲颇工妙。于月下步寻,至一小宅,门
极卑隘。叩门请谒,谓鼓工曰:君所击者,岂非耶婆
乎?(一本作耶婆娑
)虽至
能,而无尾何也?工大异之曰:君固知音者,此事无有知。某太常工人也,祖父传此艺,尤能此曲。近者张儒
长安,其家
散,父没河西,此曲遂绝。今但
旧谱数本寻之,竟无结尾之声,因夜夜求之也。琬曰:曲下意尽乎?工曰:尽。琬曰:意尽即曲尽。又何索焉?工曰:奈声不尽何?琬曰:可言矣,夫曲有如此者,须以他曲解之,方可尽其声也。夫耶婆娑
当用屈柘急遍解。工如所教,果相谐协,声意皆尽。(如柘枝用浑解,甘州用急了解之类也,明录本急了作吉
)工泣而谢之。即言于寺卿,奏为主簿。后累官至太常少卿宗正卿。(
《羯鼓录》)
宋开府孙沇有音律之学。贞元中,乐书二卷,德宗览而嘉焉。又知是璟之孙,遂召赐对坐,与论音乐,喜。数日,又召至宣徽,张乐使观焉。曰:有舛误乖滥,悉可言之。沇曰:容臣与乐官商榷讲论,
状条奏。上使宣徽使教坊与乐官参议。数日然后奏
,乐工多言沇不解声律,不审节拍,兼又瞆疾,不可议乐。上颇异之,又宣召见。对曰:臣年老多疾,耳实失聪。若迨于音律,不至无业。上又使作乐,曲罢,问其得失,承禀舒迟,众工多笑之。沇顾笑,忿怒作
,奏曰:曲虽妙,其间有不可者。上惊问之,即指一琵琶云:此人大逆戕忍,不日间即抵法,不宜在至尊前。又指一笙云:此人神魂已游墟墓,不可更令供奉。上大
琵琶
宋沇
蛮夷之乐,有铜鼓焉。形如腰鼓,而一有面,鼓面圆二尺许。面与
连,全用铜铸。其
遍有虫鱼
草之状,通
均匀,厚二分以来。炉铸之妙,实为奇巧。击之响亮,不下鸣鼍。贞元中,骠国
乐,有玉螺铜鼓。(玉螺皆螺之白者,非琢玉所为也)即知南蛮酋首之家,皆有此鼓也。
僖宗朝,郑续镇番禺日,有林蔼者为州太守。有牧儿因放
,闻田中有蛤鸣,(蛤即虾蟆)牧童遂捕之。蛤
一
,掘之
大,即蛮酋塚也。蛤乃无踪,
中得一铜鼓。其
翠绿,土蚀数
损缺。其上隐起,多铸蛙鼍之状。疑其鸣哈,即鼓
也。遂状其缘由,纳于广帅,悬于武库,今尚存焉。(
《岭表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