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全面修编了三皇五帝时的乐章,已经达到了弹拔一弦琴,就能让地神都出来听;吹玉琯,引来天神都降临凡世。师延在轩辕氏时代,已经有数百岁了。他能从听各国的乐声中审度出世代兴亡的预兆。到了夏朝末年,他抱着乐器投奔殷商。然而到殷纣王时,由于对王浸淫于声色之中,将师延幽拘在阴宫中,准备处以极刑。师延在阴宫中奏清商流徵调角等雅乐,看守阴宫的狱卒已在纣王宫里听到过,于是厌烦地说:这些都是很久以前的淳朴的乐音,不是我们这样的人可以享受的啊!不释放他。师延又奏迷魂淫魄的靡靡之音,用这种音乐来表现修夜的欢娱,使看守他的狱吏们听得神迷心荡,他乘机逃出来,免去了受炮烙这种刑罚。在逃亡的途中,师延听说周武王兴师伐纣,于是他在涉过濮水时沉没水中了。有人说师延死在水府里。因此,晋国、卫国的民众镌石铸金刻画上师延的图象,不断有人为师延立祠供奉他。
师旷
师旷这个人,有人说出生在晋灵公时代,任掌管乐的官员。他辨识音律的能力很高,还撰写过兵书一万篇。当时的人都不知道他祖居在那儿,他的家世出身也很难查询。到了晋平公时,师旷因为精通阴阳学而闻名于世人。为了杜绝世人的疑虑,他将自己眼睛薰瞎。师旷专心研究星相、计算和音律,考证黄钟大吕来定四时,没有一点差错。史书上没有记述师旷出生在哪朝哪代。师旷知道自己寿命将要终结了,于是著述了《宝符》一书,共一百卷。这部书传到战国时,在战乱中湮灭了。晋平公让师旷演奏清徵给他听。师旷说:清徵不如清角好听啊。平公问:清角很好听么?师旷答:国君你的德行薄,不能够听它啊。非要听,恐怕会给你带来败运的。平公说:我已经老朽了。平生我最喜爱的就是音律,就让我听一回清角吧。师旷不得已就鼓奏了清角给平公听。刚开始演奏,有彤云从西北方向的天空中涌出。继续演奏下去,狂风刮来了,随着下起了大雨。刮坏了帐幔,刮得案上放置的盛肉器具摔碎一地。同时,将廊上的房瓦都掀落在地上。围坐听乐的王公大臣都惊恐地逃散了,晋平公吓得匍匐在廊室。于是,晋国大旱三年,赤地千里,晋平公也从此一病不起。
师涓
师涓,出世在卫灵公时代。他能记谱各个朝代的乐曲,还能创造新的乐曲,用来替代古曲。他曾谱写过表现四时的乐曲。表现春天的有《离鸿》、《去雁》、《应苹》等新曲;表现夏天的有《明晨》、《焦泉》、《朱华》、《流金》等新曲;表现秋天的有《商飚》、《白云》、《落叶》、《吹蓬》等新曲;表现冬天的有《凝河》、《流阴》、《沉云》等新曲。师涓将自己谱写的表现四时的新曲演奏给卫灵公听。灵公听了后久久沉湎于新曲中心神迷乱,竟然忘却了料理国家政务。蘧伯玉规谏灵公说:师涓谱写的四时新曲虽然发扬了气律的特色,但是这些新曲都是听了让人心神迷乱的靡靡之音,跟风雅等古曲有本质的区别,不适宜下臣推荐演奏给国君听的啊。于是,卫灵公再不听四时新曲又重新料理国事了。因此,卫国臣民都赞美卫灵公。师涓对于自己违背雅颂等古曲清新古朴的风格而谱写靡靡之音的四时新曲非常悔恨,认为这是丧失了作为良臣的操守,于是退隐不知去向。蘧伯玉在通达九方的闹市街口焚毁了师涓制作的所有乐器和谱写的新曲,惟恐后来的人们制造传播这些乐件和曲子。师涓所谱写的新曲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灭了。世代太久远了。到今天,师涓当年谱写的新曲早已失传了,只记录下它的一些篇目及大概意思而已。
楚怀王
洞庭有山浮在水上,水下面有金子造的堂馆数百间,相传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与女英住在这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听到篌、管、笙、箫奏出的优美的乐声响彻山顶。楚怀王时,怀王和群臣在洞庭水边饮酒吟诗。因此有人说:潇湘洞庭的仙乐,能让听到它的人不老,古时候的《咸池》、《萧韶》等雅乐也不能相比。因此,每到四仲节日,楚怀王都与群臣绕山游宴,不同的时节演奏不同的乐章。唯有在演奏仲春节律的乐章时,中间夹入金钟如水轻流。一边听着这优美的音乐,一边在山南饮酒作乐。当时正是初夏五月,却演奏《皓露》、《秋霜》等曲子,曲中藏着冷硬肃杀之气。此后,楚怀王喜欢重用奸雄之辈,贤良的人都离他远去。只有上大夫屈原苦苦劝谏楚怀王,却遭到怀王的贬斥被流放,隐没在沅水、澧水一带。楚怀王不断地迫害屈原。屈原悲愤绝望投入清冷的汩罗江中溺死。楚国民众思慕屈原,称他为水仙。
咸阳宫铜人
秦咸阳宫有铜人十二枚,坐着约高三五尺,并排坐在一领大席上,手中各自捧着琴、筑、竽、笙等各种乐器,身上披着华丽的宽大绶带,栩栩如生,跟活人相差无几。席下有根铜管,管的上口高数尺,其中一根管子中空,里面放进去象手指头那么粗的绳子。让一个人吹那根空管,再让一个人拉动管中的绳子,这时铜人手中的乐器就会一齐舞动发出音响,跟真乐器一样。
隋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