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载
唐朝时四川人符载,字厚之。有奇才。他曾和杨衡、宋济在青城山学习。杨衡及第,宋济先死,一事无成。唯有符载自恃有才,非常傲慢。韦皋镇守四川时,把他用为管理军中给养的支使、虽然是知遇之恩,他仍然很骄傲。韦皋在二十四化设道场,请他写斋词,韦皋在摩诃池旁陪他喝酒,符载离开席位洗了洗手,命十二个小吏捧砚台,分列两旁,他缓步池间,口授斋词,才思敏捷,速度很快。刘辟依附韦皋任金吾仓曹参军,符载给刘辟题画像的诗是:矫矫化为,气杰文雄。灵螭出水,秋鹗乘风。行义则固,辅仁乃通。他年良觌,麟阁之中。韦皋死后,刘辟统领留下的事务,符载也在幕府中,刘辟失败时,符载并没受牵连。
王建
唐朝诗人王建,开始时在渭南任县尉,和宫中宦宫王枢密是同宗,由于他们的职务不一样,王建很轻视王枢密。有一次因饮酒过量,王建说起了东汉时桓帝刘志、灵帝刘宏由于重用了宦官,使朝中正直之士被杀被禁之事,王枢密认为是讥讽他。他责问王建:兄弟所有的宫词,天下人都在传诵,宫廷禁卫森严,怎么都传到了外面?王建没法回答。元稹所作的宫词,也曾有被下诏禁止的。朝廷中认为西汉时的孔光终日清谈,不论政事,是非常谨慎的。后来有人上奏弹劾王建,因为他写的诗,却脱过了灾祸。他的这首诗是:
先朝行坐镇相随,今上春宫见长时。
脱下御衣偏得著,进来友马每交骑。
常承密旨还家少,独奏边情出殿迟。
不是当家频向说,九重争遣外人知。
裴度
唐宪宗李纯曾赐给诗人裴度一条玉带,他在临死前,想把玉带再献给皇上,他的门人给皇上写奏表,都不如他的意。他又叫他的弟子执笔,他口授:内府之珍,先朝所赐,既不敢将归地下,又不合留在人间。听到的人都叹服他的文词简洁、贴切而不乱。
白居易
唐朝,白居易有一姬善歌,名樊素;另一姬善舞,名小蛮。他曾在诗中写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后来,白居易年高体迈,而小蛮却正值青春年少,丰腴艳丽。他写了一首《杨柳词》,用以抒发他的惆帐心情。这首诗是: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如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到了唐宣宗李忱时,宫中常演唱这首词。皇上问:谁写的词?永丰在什么地方?左右大臣一一回答了他。他便派人东去洛阳,取来两枝永丰柳,栽植在宫禁中。白居易知道皇上知道了他的姓名,皇上又有那么大的兴致,他又写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定知此后天文里,柳宿光中添两星。白居易调任苏州刺史时,他过三峡沿江而下去赴任,当时秭归县的繁知一,听说白居易要过巫山,他事先在神女祠的粉墙上用大字书写了一首诗:
苏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
为报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词。
白居易看到题诗心情很舒畅,使邀请繁知一,说:历阳郎中刘禹锡,治理白帝城三年(刘禹锡曾任夔州刺史),曾想在这里写一首诗,却因为胆怯而没有写。他离开这里的时候,认真读了一千多首写巫山的诗,他认为只有四首最好,这四首诗,确实古今绝唱啊!一般的人是不敢轻易再写了。沈佺期的诗:
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
暗谷疑风雨,幽崖若鬼神。
月明三峡曙,潮满九江春。
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
王无兢的诗:
神女向高唐,巫山不夕阳。
徘徊作行雨,婉娈逐荆王。
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
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李端的诗:
巫山十三重,皆在碧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