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筌号达观,居少室山。好神仙之
,常历名山,博采方术。至嵩山虎
岩,得黄帝《
符经》本,绢素书,朱漆轴,缄以玉匣,题云:“大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上清
士寇谦之,藏诸名山,用
吴真君
万宝常不知何许人也。生而聪颖,妙达锺律,遍工八音。常于野中遇十许人,车服鲜丽,麾幢森列,如有所待,宝常趋避之。此人使人召至前曰:“上帝以天授音律之
,将传八音于季末之世,救将坏之乐。然正始之声,
未备知也,使钧天之官,以示
玄微之要。”命坐而教以历代之乐,理
之音,靡不周述,宝常毕记之。良久,群仙凌空而去。宝常还家,已五日矣。自此,人间之乐,无不
究。尝与人同
之际,言及声律,时无乐
,宝常以
杂
,以箸扣之,品其
下,
商毕备,谐作丝竹,大为时人所赏。历周泊隋,落拓不仕。开皇初,沛国公郑译,定乐成,奏之,文帝召宝常,问其可否。常曰:“此亡国之音,哀怒浮散,非正雅之声。”极言其不可。诏令宝常创造乐
,而其声率下,不与旧同。又云:“世有周礼《旋
》之义,自汉魏以来,知音者皆不能通之。”宝常创之,人皆哂笑。于是试令为之,应手成曲,众咸嗟异。由是损益乐
,不可胜纪。然其声雅澹,不合于俗,人皆不好,卒寝而不行,宝常听太常之乐,泣谓人曰:“
厉而哀,天下不久相杀尽。”当时海内晏安,天下全盛,人闻其言,大为不尔。及大业之末,卒验其事。是时郑译、何妥、卢贲、苏
、萧吉、王令言皆能于雅乐,安
驹、曾妙达、王长通、敦金乐等(陈校本曾作曹,敦作郭)能作新声,皆心服宝常,言其天(天原作久,据明抄本、陈校本改)假矣。宝常无
,尝谓其友曰:“吾不堪,病则孤矣。”因病,妻窃其财
而逃,几至饿殒。忽一夕,先所遇神仙来降其家曰:“汝舍九天之
逸,念下土之尘
,沦没于兹,限将毕矣。须记得云亭
之会乎?”宝常懵然,良久乃悟。他日,谓邻人曰:“吾偶自仙
谪于人世,即将去矣。旬日,不知所之。(
《仙传拾遗》,黄刻本作
《神仙拾遗》)
吴真君名猛,字世云,家于豫章武宁县。七岁,事父母以孝闻,夏寝卧不驱蚊蚋,盖恐其去而噬其亲也。及长,事南海太守鲍靖,因语至,将游钟陵。江波浩淼,猛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画
而渡,观者奇之。猛有
术,忽一日狂风暴起,猛乃书符掷于屋上,有一青鸟衔符而去,须臾风定。人或问之。答曰:“南湖有遭此风者,其中二
人呼天求救,故以此拯焉。”后人访寻,果如所述。时武宁县令
庆死,三月未殡,猛往哭之,因云:“令长固未合死,今吾当为上天讼之。”猛遂卧庆尸旁,数日俱还。时方盛暑,尸柩坏
,其魂恶,不
复
,猛
排之,乃复重苏。庆弟晋著作郎宝,
其兄及睹亡父殉妾复生,因撰《搜神记》,备行于世。猛后于西平乘白鹿宝车,冲虚而去。(
《十二真君传》)
年,容仪修整,自称慎郎。许君与之谈话,知非人类,指顾之间,少年告去。真君谓门人曰:“适来年少,乃是蛟蜃之,吾念江西累为洪
所害,若非翦戮,恐致逃遁。”蜃
知真君识之,潜于龙沙洲北,化为黄
。真君以
遥观,谓弟
施大王曰:“彼之
怪,化作黄
,我今化其
为黑
,仍以手巾挂膊,将以认之。汝见
奔斗,当以剑截彼(彼原作后,据陈校本改)。”真君乃化
而去。俄顷,果见黑
奔趁黄
而来,大王以剑挥
,中其左
,因投
城西井中。许君所化黑
,趁后亦
井内。其蜃
复从此井奔走,径归潭州,却化为人。先是,蜃
化为
少年,聪明
隽,而又富于宝货。知潭州刺史贾玉,有女端丽,
求贵婿以匹之。蜃
乃广用财宝,赂遗贾公亲近,遂获为伉俪焉。自后与妻于衙署后院而居。每至
夏之间,常求旅游江湖,归则珍宝财货,数余万计,贾使君之亲姻僮仆,莫不赖之而成豪富。至是,蜃
一
空归,且云,被盗所伤。举家叹惋之际,典客者报云,有
姓许字敬之,求见使君。贾公遽见之。真君谓贾公曰:“闻君有贵婿,略请见之。”贾公乃命慎即
与
相见。慎郎怖畏,托疾潜藏。真君厉声而言曰“此是江湖害
,蛟蜃老魅,焉敢遁形!”于是蜃
复变本形,宛转堂下,寻为吏兵所杀。真君又令将其二
,以
噀之,即化为小蜃。妻贾氏,几
变
,父母恳真君,遂与神符救疗。仍令穿其宅下丈余,已旁亘无际矣。真君谓贾玉曰:“汝家骨
几为鱼鳖也,今须速移,不得暂停。”贾玉仓皇徙居,俄顷之间,官舍崩没,白狼腾涌。即今旧迹宛然在焉。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举家四十二
,
宅上升而去。唯有石函、药臼各一所,车毂一
,与真君所御锦帐,复自云中堕于故宅,乡人因于其地置“游帷观”焉。(
《十二真君传》)
李筌
万宝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