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八神仙八(6/7)

年益寿,但绝不能转世超度为神仙。谁如果想要修道,这是最根本的一条。要长期地学习道术,清净无为才能养性,真心修道的人必须刻苦勤奋,任凭那些愚昧的人去笑话吧,只要能得到仙丹灵药,就可以永不衰老,长得安康。”

于是阴长生就撕了一块黄绸子,在绸子上写了一部《丹经》,装进一个有花纹的玉石匣子里,放在嵩高山上。又在黄栌木板上用漆写了一部《丹经》装在青玉的匣子里,放在西岳华山中。又在一块金板上刻了《丹经》,装进白银作的匣子里,放在四川绥山中。还有写在丝绢上的一段经文,合起来一共十篇,交给了弟子,让他们世世代代传下去。

阴长生还写了三首诗,讲述未来的事。第一首的大意是:“我在唐尧虞舜时就接受了上天之命,一直延续到汉代,都负有仙界的使命。我从很早就爱好修道,虽然我是个平凡的人,但志向很高尚,不想在王侯手下做官。如果只是为了延续生命,那么只满足于长寿就不会再有所追求了。我希望能够升入云天,乘龙浮游,展开双翼乘风翱翔。我希望能不怕火烧,入水不湿,无忧无虑地在太极中逍遥漫游,在仙界的都城中往来。那时我下看人间那些愚昧的人们,他们的年华像流水般一去不回,短暂的生命转瞬即逝,死后就变成了泥土,可是他们仍然急急忙忙奔波劳累,终于免不了一死,这是何等可悲啊!”第二首诗的大意是:“我的仙界的老师是道术极高的真人,他可以升天入地变化无穷,道术可以和著名的仙人王子乔、赤松子相媲美。我有十二名学道的同学,在二十年的修炼苦学中,有很多由于志向不坚定半途而废,我真为他们痛惜,但这也是天命的安排,因为道术不是随便就可以传授的,只传授那些意志坚定的圣贤们。那些学道半途而废的人,堕入了冥冥的阴间,真是苦海无边啊,所以我希望后世的人们在修炼道术时一定要刻苦勤奋,千万不要为人间的荣华富贵所诱惑而动摇了修道的意志。一旦修道成功,升入九天仙界,那时寿命就和日、月、星一样,亿万年长存永在了。”

第三首诗大意是:“我从少年时就爱好道术,抛别了家人,随着老师东西南北四方遨游,脱离了人间的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和命浊这‘五浊’,离开尘世隐居山林三十多年。为了修道,我寒冷时忘了添衣,饿了忘记吃饭,虽想家也不敢回去,再劳累也不敢休息。我侍奉仙师,处处使他欢欣愉快,顾不得自己满脸污垢,双脚磨厚,终于得到了仙师的赞赏,才传授给我修炼的秘诀,这是多么大的恩德啊。我的妻子儿女也因此得到长生之术,将永享天年。我又炼成了亿万黄金白银散给了穷人,我还能驱鬼神为我服务,还有玉女在我身旁侍奉。现在我得以成仙,完全是神丹的功效啊!”阴长生在人间活了一百七十岁,容貌像年轻的女子哪样俊秀,后来在大白天成仙飞升进了仙界。

张道陵

张道陵是沛国(今江苏省沛县)人,原是太学中的书生,精通《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晚年时他感叹地说“精通《五经》对延年益寿没有一点用处啊!”就开始热心研究长生之道。他得到了黄帝的“九鼎炼丹秘方”,就想照着秘方试验炼丹。但炼丹的药石非常费钱,张道陵家非常穷,要想致富没有门路,种田放牧又不是他的专长,干脆就不干了。

他听说四川人民性淳朴,容易接受教育点化,而且四川名山很多,就带着弟子去了四川大足县,进了鹄鸣山,写了二十四篇论述道术的文章,都是他苦苦思索修炼真谛的体会。

有一天,忽然有神仙从空而降,他们成千上万,或乘车骑马,或驾龙骑虎,数都数不过来。神仙中有的自称是柱下史,有的自称是东海小童。仙人们把太上老君新出的《正一明威秘箓》和《正一法文》传授给张道陵。张道陵从这两部经卷中得到了治病的仙方,于是百姓们都聚在他身边求他治病,拜他为师,弟子上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