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超过“三八线”之敌仍企图
占华川、涟川,以短期
息整顿后再犯。
二、敌人继续北犯时“仍
6日志(愿军)党委扩大会议的决定,20日左右展开战役
击。规定60军左接第9兵团,右接第12军协同,从温
向大光里、瓦草里方向攻击,割裂(
军第)3师与(
军第)25师后,抗击25师,控制3师,视情况以1个师以上兵力直
金谷里,断敌退路。”
一、敌人不继续
攻时“60军应以2至3个团的兵力控制朔宁、甘
峰、天德山、夜月山之线阵地阻击敌人,并于作战地区内
照地形条件构成数个支撑
,再于两
间选择与
署向我方突
弧形阵地,形成犬牙
错形式,以
引敌人突
弧形阵地内,便于我依托支撑
寻敌侧翼
击,分割敌人。”命令中,12军和15军就现地位置,积极从事战备工作。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前战3兵团发给60军的6份命令中的第3份。
——这样
署,如原先确定的,60军担任3兵团第一梯队的任务,是一致的。无可厚非的,因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之所以把这一份命令拿
来讲,是因为后面60军
署任务时,主要是以这一份命令为依据的。尽
60军的第一梯队是179师和181师,第二梯队是180师,但厄运还是降临到了第二梯队的180师
上。
——这是一份由陈赓、王近山和参谋长王蕴瑞、副参谋长李懋之签署的命令,发令的地
是南左里。
队都没有重视这个问题。连60军的上级3兵团都没有重视这个问题,60军本级能重视这个问题吗?回答自然是否定的。
据志愿军总
署的战役任务和要求,第3兵团下达的命令中,对敌情的判断很有意思。原文是这样说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3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陈赓也署了名,但他并没有到职。此命令实际是由王近山副司令员代行职权签发的。
作战不是一厢情意的事,怎么知
人家一定不会乘胜前
呢?为什么非要短期
息整顿后再犯呢?从中不难看
,3兵团各级都还沉溺于解放战争时的劲
里。因此,兵团命令的中心内容,就是歼灭
军第3师和
军第25师。
为什么说厄运降临到180师
上呢?因为
照60军的
署,第一梯队的181师顺利突破了地藏峰,土耳其旅仓皇逃跑;第一梯队的179师血战九陵山,大获全胜。第一梯队完成任务漂亮,第二梯队总不能光看不练!然而,谁也没有想到,180师上去后,会发生那么多变故…。看
命令中对60军的作战,有两个作战方案,很值得一提。这是作战的基本要求。如同
人,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嘛。俗话说,狡兔有三窟。实在是聪明之举。这两个作战方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