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五则辽东军(2/2)

姑氏:“陈龙是妾女孙之夫,曾许嫁之,未毕婚而别,故问及他。”军人:“今女孙可适人否?”姑:“专等陈郎回来,不肯嫁人。”军人忽然泪下:“要见陈某,我便是也。”

姑大惊。即内与惇娘说知。惇娘不信。见陈龙问及当初事情,陈龙将前事说了一遍,方信是真,二人相抱而哭。二军伙闻其故,齐:“此千里之缘,岂偶然哉!我二人带来盘费若,即与陈某今宵毕姻。”于是整各酒席,二军待之舍外,陈龙、惇娘并姑三人饮于舍内。酒罢人散,陈龙与惇娘居中,解衣就寝,诉其衷情,不胜凄楚。次日,二军伙对陈龙:“君初婚不可轻离,待我二人自去投文书,回来相邀,与惇娘同往辽东,永结鱼。”言毕径去。于是陈龙留此舍中。

人就租平驿旁舍安下。未一月,适有宦家黄宽骑行至驿前,正值惇娘在厨炊饮。宽见其容貌秀,便问左右居人,是谁家之女。有人识者,近前告以城里刘某的女,遭寄居在此。宽次日即令人来议亲,惇娘不允,宽以官势压之,务要婚。其姑惊惧,对惊娘:“彼要婚,儿只有死而已。姑且许他待过六十日父母孝服完满,便议过门,须缓缓退之。”惇娘依其言,直对来议者说知,议亲人回报于宽,宽喜:“便过六十日来娶。”遂停其事。

忽一日,有三个军家行到驿中歇下。二军人炊饭,一军人倚驿栏而坐,适惇娘见之,人对姑说:“驿中军来到,姑试问之从那里来,若是陈郎所在,亦须访个消息。”姑即见军人问:“你等是从何来此?”一军应:“从辽东卫来,要赴信州投文书。”姑听说,便:“若是辽东来,辽东卫有个陈龙你可识否?”军人听了,即向前作揖:“妈妈何以识得陈龙?”

包公带府衙审实惇娘词,惇娘悲哭,将前情之事逐一诉知。包公即差公牌拘黄宽到衙究,黄宽不肯招认。包公想:“既谋死人,须得尸首为证,彼方肯服;若无此对证,怎得明白?”正在疑惑间,忽案前一阵狂风过,包公见风起得怪异,遂喝一声:“若是冤枉,可随公牌去。”罢,那阵风从包公座前复绕三回,那值堂公牌张龙、赵虎,即随风城二十里,直旋瓦窑里而没。张龙、赵虎窑中看时,有一男尸首,面未变,乃回报包公。包公令人抬得衙来,令惇娘认之,惇娘一见,认得丈夫尸,痛哭起来。验上伤痕,乃是被黄宽捉去打死之伤。包公再提严审,黄宽不能隐,遂招服焉。叠成文卷,问宽偿命,追钱殡葬,付惇娘收;复邵秀买嘱吏胥陷害之情,决远方充军;将惇娘令亲人收领,每月官给库银若赡养度日,以便养活,终守节,以全其烈志。

与惇娘成亲才二十日,黄宽知觉陈某回来,恐他亲事不成,即遣仆人到舍中诱之至家,以逃军杀之。密令将尸藏在瓦窑之中。次日,令人来惇娘过门。惇娘忧思无计,及闻丈夫被宽所害,就于房中自缢。姑见救之,说:“想陈郎与你只有几日姻缘,今已死矣,亦当绝念嫁与贵公便了,何用自苦如此。”惇娘:“女儿务要报夫之仇,与他同死,怎肯再嫁仇人?”其姑劝之不从。正没奈何,忽驿卒报,开封府包大尹委任本府之职,今晚来到任上,准备迎接。惇娘闻之,谢天谢地,即状迎包公呈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