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09部卷八百五十三(2/3)

至开元十一年后,创立九庙。”又《礼记》丧服小记曰:“王者?其祖之所自,以其祖之,而立四庙。”郑元注云:“祖以下至祢,四世即亲尽也。更立始祖为不迁之庙,共为五庙也。”又《礼记》祭法及王制《孔家语》《秋谷梁传》并?天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二庙。此是降杀以两之义也。又《尚书》咸有一德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又《疑义》云:“天立七庙或四庙,盖有其义也。如四庙者,从祢至祖己上亲尽,故有四庙之礼。又立七庙者,缘自古圣王,祖有功,宗有德,更立始祖。即于四亲庙之外,或祖功宗德,不拘定数。所以有五庙、六庙、或七庙、九庙,后代孙观其功德。故《尚书》云:『七世之庙,可以观德』矣。”又周舍论云:“自江左以来,晋、宋、齐、梁相承,多立七庙矣。”今禺等参详,唯立七庙、四庙,即并通其理。伏缘宗庙事大,不敢执以一理定之,故简录七庙、四庙二件之文,俱得其宜。他所论者,并皆勿取。请下三省集百官详议。敕旨宜依者,臣等今月八日,于尚书省集百官详议,伏以将敷至化,以达万方。克致和平,必先宗庙。是以孝为教本,所以宏敬而厚人。礼乃民防,盖辨尊卑而明法制。故《礼记·王制》云:“天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疏》云:“周制之七庙者,太祖及文王、武王之祧与亲庙四。太祖、后稷也。殷六庙,契及汤与二昭二穆。夏则五庙,无太祖。禹与二昭二穆而已。自夏及周,少不减五,多不过七。”又云:“天七庙,皆据周也。有其人则七,无其人则五。若诸侯庙制,虽有其人,则不过五。此则天诸侯七五之异名矣。至于三代己后,魏晋宋齐隋及唐初,多立六庙或四庙,盖于建国之始,不盈七庙之数也。”伏惟皇帝陛下大事实上寰区,方兴教理。既先自家型国,固当率土咸宾。今请立自祖已下四亲庙,其始祖一庙,未敢轻议,伏惟圣裁。恐于讲德论功,有失灵源茂绪,禀自中旨,共谓得宜。臣等幸列明,获逢景运。显奉如纶之命,共详立庙之仪。虽竭讨寻,惭非该博。有愧上尘圣鉴,实虑未协宸衷。不免迂疏,仍虞漏略。 嫂丧宜依开元礼议 伏以嫂叔服小功五月,《开元礼》《会要》皆同。其令式正文内元无丧服制度,只有一本内编在假宁令后,不言奉敕编附年月。除此一条,又检七八条令式,与开元礼相违者。所司已行多年,固难轻改。既当议事,须旧章。今若鄙宣父之前经,紊周公之往制,隳太宗之故事,废开元之礼文,而取差误近规,行编附新意。称制度且违大典,言令式又非正文。若便改更,恐难经久。臣等集议,嫂叔服并诸服纪,并请依开元礼为定。如要给假,却请下太常,依开元礼内五服制度录一本,编付令文。 赵仁? 仁?,晋天福中官司天少监。 请停诸卫官遥授刺史疏 臣闻自古创业之君,开基之主,设官分职,革故鼎新,必有名,用为公,以诱英彦,皆不徒然。伏见近年酬赏在京诸指挥使,皆遥授刺史。得非朝廷以贵其地望,优其禄利乎?臣以为大辂起椎之始,滥觞成方舟之。但恐滋,不可改易,非创业制命之所宜也。今六军诸卫,品秩皆。不用酬勋,是成虚设。遂使掌禁军者,鄙升朝之贵。贪外任者,无恋阙之心。稍涉官邪,徒费国用。其六军诸卫官员,伏望委宰臣约前唐故事,依文班品第,加以料钱。自此后非有军功,不可轻授名,无假中外迭居。岂惟正于等威,抑亦省于经费。 卢灿 灿,晋天福中官洪县主簿。 慎刑策 伏以刑狱至重,朝廷所难。尚书省分职六司,天下谓之会府。且诸决狱,若关人命,即刑不合不知。请州府凡断大辟罪人讫,逐季有无申报刑,仍录案款事节,并本判官步都虞候司法参军法直官步司判官名衔申闻。所贵或有案内情曲不圆,刑可行覆勘。如此则天下遵守法律,不敢轻易刑书。非惟免有衔冤,抑亦劝其立政者。 贾元? 元?,晋开运元年官殿中侍御史。 请押班宰相宜列班奏 是非既异,沿革不同。举之则虽有旧规,考之则全无故实。且夫酌人心而致礼,依神而设教,此乃经国之大端也。况通事舍人居赞导之职,押楼御史当纠察之司,一则示于纪纲,一则防于谬误。所以静观退,详视等威。实非抗礼于,所谓各司其局。俾令不拜,雅合其宜。伏以宰相押班,率千官而设拜。起居内殿,统百辟以致词。仪刑文武之班,表式?鸾之列。不得比赞导之职,讵可同纠察之司。统冠群寮,所宜列拜。臣位居宪府,迹厕同班。言或庶其得中,罪难逃于多上。 卢詹 詹,字楚良,京兆长安人。天?中为河中从事。后唐庄宗即位,累迁中书舍人。天成中拜礼侍郎,历御史中丞兵侍郎尚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