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秦地旱已逾月矣,而陛下祷祠亦已频矣。天之,地之厚,五岳之绵亘,四渎之宏远,陛下命百执事启祈外,何常不以心祝之?虽
槁苗乾,而百姓不怨嗟者,其
陛下之诚
也。今以蒲萧辈为请者,岂陛下谓其能灵于岳渎者乎?夫岳渎视陛下之公辅,列陛下之土田,苟陛下忧,则岳渎亦宜忧矣。受祭据封者尚未能为陛下
力,彼蒲萧辈复何足以动天。臣为陛下不取也。臣又闻天之有雨泽,犹陛下之有渥恩。雨泽可以委曲千之,则陛下渥恩亦可以委曲
之矣。臣闻天
有左右史,将所以记事记言,然后付太史氏。臣必恐其得以容易编牍,今冒死请追癸巳日诏。苟若陛下法十六圣之教训,虽五
栖野,而百姓不暇掇,岂蒲萧辈之所及乎哉?昔殷汤之代,民不以旱为灾,仁圣之君在上也。今旱未及殷代,而陛下忧已过矣。臣谨因旱以质万姓,俾其知陛下心。 与某博士状 二月中,陈州一正字访及,
审博士摄理和适。近日贤主司空政事才用,洋溢谭
,断割明快。与?有分,守
者自然安矣,况博士乎?先太傅所作所立,果有馀庆。殊不知天
去人,如此其近。忭贺。老叟十年来,
棹一船
,从?溪馆前往东市,竟无因缘。此又何如哉!近见陈正字否?叶大德、丁三傅知闻否?老叟腰脚不支,坐想胜游,目及千里。朱十五、李三史作何面孔?
积薪何如?因相见皆与话瞻泳也。谨状。 投知书 某去年秋,尝所以为文两通上献,其贵贱之相远,崖谷之相悬,且不啻千里,故罪戮之与悯嗟,不可得而知也。由是卑拆惭蹙,若不自容者,以至于今。然窃念理世之
,在乎文质。质去则文必随之,苟未去,则明天
未有不
才,贤左右未有不汲善者。故汉武因一鹰犬吏而
虚用,孝元以
箫赋使六
婢
讽之。当时卿大夫,虽死不敢轻吾辈。是以霍光贵也,萧望之责其不下士。公孙述叛也,
援怒其陛戟相见。一为权臣,一为狂虏,犹且不能下一书生。而千百年后,风侈敝敛,居位者以先后礼绝,竞
者以毁誉相
,故吐一气
一词,必与人为行止,况更责霍光怒公孙述者乎?何昔人心与今人不相符也如是。若某者,正在此机窖中。不惟
灵不通转,抑亦
退间多不合时态。故开卷则悒悒自负,
门则不知所之。斯亦天地间不可人也。而执事者提健笔,为国家朱绿,朝夕论思外,得相如者几人,得王褒者几人,得之而用之者又几人。夫昔之招贤养士,不惟吊穷悴而伤冻馁,亦将询稼穑而问安危。呜呼!良时不易得,大
不易行。某所以迟迟者为执事惜。苟燕台始隗,汉殿荐雄,则斯人也,不在诸生下。 答贺兰友书 前者吾
不以仆之暗钝,猥垂教示,大相开发。若非许与
至,谁肯如是。甚善甚善,然其所
者,正中仆尝所自病者也。仆少而羁窘,自
山二十年,所向摧沮,未尝有一得幸于人。故同
者忌仆之名,同志者忌仆之
。无有不如吾
之所诲也。然仆之所学者,不徒以竞科级于今之人,盖将以窥昔贤之行止,望作者之堂奥,期以方寸广圣人之
。可则垂于后代,不可则庶几致
于无愧之地。宁复虞时人之罪仆者,与夫礼貌之于人,去就
俗不可以不时。其
于秉笔立言,扶植教化,当使前无所避,后无所逊。岂以吾
沈浮于
俗者乎?仲尼之于
秋,惧之者
臣贼
耳。未闻有不
不贼者,疑仲尼于笔削之间。况仆求试京师,随波而上,逐队而下,亦有年矣。家在江表,岁一宁觐。旨甘所资,桂玉之困,何尝不以事力
人。苟利其
,则亻黾亻免从事,亦人之常情也。在不枉其
而已矣。
苟不枉,以之
离可乎?冠衣不能移人之迹,顾所履何如耳。言不忠,行不信,谓之君
可乎?言忠而行信,谓之小人可乎?吾
视朴,复苟合于不信不忠者乎?非仆之不可苟合,
义之人皆不合也。而受
介僻,不能方圆。既不与人合,而又视之如仇雠。以是仆遂有狭而不容之说。吾
果复发言及此,是不以众人见待也。而今而后,敢不安其所自然。一科一级多难也有如是哉。彼山也
也,
之所适也。而眷眷不去者,以圣明之代,文
之盛,又安可以前所忌者移仆初心,苟不得已,仆亦自有所
。大凡内无所疾,外无所愧,则在乎命也天也。焉在仆与时人乎?惟吾
勿惮相规之数也。 上招讨宋将军书 朝廷以简陵九年,彭虺肆螫,而东南一臂,为之枯耗。其后吴卒以狼山叛,则东西浙之
力殆矣。自尔天
不忍重困百姓,由是官朱实,爵诸葛
,秩安文┙,皆自盗而升朝序也。所以不幸者,江南
,锺陵火,沿淮饥,汴
以东螟。故无赖辈一
之不饱,一衣之不覆,则磨寸铁,梃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