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会,敲打一下他们,要乐中不忘忧,成就盛世贤王,这就有点扫您的兴了。”
“不扫兴!”太后说道“打虎须要亲兄弟,上阵还得父子兵么!傅恒、尹继善过世,老五(弘昼)又病得那样。纪昀才学好,于敏中有德量,我瞧着还不是掌总的料儿。如今天下事比乾隆初年多了多去,就忙你独个儿。我一则心疼,二则也为你着急。乐一乐,也有个解秽的意思。我还惦记着十五阿哥在山东,听说那里出了点乱子,也不知有于碍没有?”说着,叹了口气。
这是问颙琰的下落,乾隆觉得无法回话。此刻他才觉得,自己连日心绪不好,对后宫的事只是个反感烦乱,真正的担心是在山东,恐怕颙琰身罹不测,又忧心别的地方再出大事,震动朝廷“藻饰太平,繁华盛极”的治世名声就要大打折扣。岂知这位索居深宫的老太后,竟和自己想的是一样的事…他微笑着点点头,柔声安慰道:“无碍的,这都是国泰平日敲骨吸髓、剥克百姓惹出的事。据各省情势说,大体上无事,江南一个制钱板儿能买三个饽饽,穷人还过得。有几个跳踉匪类,刘墉就把他们对付了。母亲放心,穷地方都有赈济,咱们有的是钱粮!…至于十五阿哥,更甭操他的心。”他看一眼直盯盯望着自己的魏佳氏,笑道:“外有刘墉、内有黄天霸师徒护着他呢,前天还接到他的驿传密奏,他若不和官府联络,信怎么寄来呢?阿哥们沉下去,历练历练,有些学问在宫里头一辈子也学不来!就是有些惊险,不见得就是坏事。我年轻时候下江南,几乎让人杀在路上一一金隹氏她就知道。先帝爷年轻时也遭过洪水住过黑店…”他似乎觉得这样比较不妥,又道:“别说平常人家千里万里出去谋斗升之粮,就说阿哥们,保姆、师傅护着,哪个不是三灾八难的?吃点苦头有什么?十三叔在世吃了多少苦!杀他的毒他的,鞭子抽牢房禁,还圈禁了十年。结果怎样?成就了一代名垂千古的贤王!”他本来面对太后的,此时已转向儿子们,问道:“是不是?”“是!”儿子们又齐鞠一躬答道。
乾隆一看,又成了训诫格局,回身向母亲一躬,笑道:“儿子不去,毕竟这里不成热闹景儿。现今普天同庆,薄海共欢过元宵,正是融融愉乐之时,今儿该放开孙子们陪母亲高兴——除了颙璂,你们今晚都要在慈宁宫尽情承孝——我还到养心殿,有几件要紧奏折还没批下去呢!”
“是这个话。”太后见宫嫔、阿哥人人面带轻松笑容,也不禁笑了“这也就是立规矩立惯了。就像《法门寺》里的贾桂,‘站惯了’,怎么好在你跟前儿放肆玩笑?你去吧,只别坐夜坐的时辰久了——明儿下晌定住了时辰,咱娘们都上正阳门!”
第二日下午申时是钦天监择定的大驾出城吉时。从午时正牌,长年封禁的***、地安门、午门正门,随着石破天惊三声炮响,一齐卸下房梁粗的门闩,哗然洞开。善捕营和西山健锐营的数千名羽林军早已在五凤楼前集结,听见这三声号炮,李侍尧在午门前一抖令旗,各营棚管带将军带着兵,踏正步举着军旗出来驻跸关防,沿紫禁城中轴分内外两线,将皇道和内城隔断开来。成千上万的京师老百姓哪个不要来观瞻圣母出城?四面八方从内城聚过来,被拦在御道两侧,已是人流如潮万头攒涌。***到正阳门东西两侧,已成人的海洋。看见皇家如此森严威仪,议论声,啧啧惊叹声,挤倒了人的哭叫声,顺天府衙役的口令传递声…汇成一片喧嚣。顺天府尹郭志强一头热汗,跑了这头跑那头,指挥衙役们布置东西便门外,安排彩灯烟火。回到***前,恰遇李侍尧出来,刚说了句“灯棚里火药太多,要借提督衙门的牛毛毡挡一挡——”话没说完,便被李侍尧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