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君父向你‘借’东西,这已经超乎礼之常情了,还要勒肯藏匿——以贼子之心事君?我已经探访清初、宋版《朱熹集注》、《二程掇瑛》,明版《余阙集》,《风雨听荷》《蕉叶集》《阳明日记》…”他如数家珍逐一列陈,足举了三十余种版书“都在扬州诸位手中。顾全各位体面,就不点名字了——无论征集图书,还是迎驾接銮舆,其事虽异,其理则一!你不以敬诚之心事君,我就要有点诛心之论,一一上奏天听!”
此时院外天井房顶白茫茫一片雪色,檐下墙角的积雪已有半尺许深。忽地一阵哨风掠脊入院扑进二堂,堂顶承尘和窗纸一鼓一翕,连官座下的江牙海水朝日幕子也不胜其寒地瑟瑟抖动。饶是二堂四角大炭盆子红塔似的炭火烘着,人们还是打心底里起了个栗儿。先是邢二爷撑不得,嗫嚅了一下,说道:“《朱熹集注》我家收藏了一部。不过不是宋版,是鲁班。求大人明鉴,要使得着,明儿叫小儿奉送到驿站。至于迎驾需使的银子,断然不敢小气敷衍,请鱼太尊开个数儿,我们好有个遵循。”窦光鼐听见“不是宋版,是鲁班”却是闻所未闻,身子一倾正要询问,左侧几桌商人也都争先恐后报名献书认捐:
“我家财神龛子后头一箱子破书呢!原说送到蔡家纸坊打了纸浆,皇上老子爱见,明儿就孝敬过去。钱的事也断然不敢叫老公祖为难。”
“《阳明日记》我有…”
“我有《余阙集》…”
“《蕉叶集》十二卷,还有九本子。我家小畜牲不懂事,撕了三本用纸背练了账本子,敢情这大用处?大人不说,余下的也就撕了…”
说到认捐“乐输”也都是个个踊跃,或建议“均摊”或议论按资产大小“分等”甚或说“抓阉儿”的纷纷不一,总之这十二万多两银子今日来会议的包了。最终议定,会下由商人们自行议定分摊数目,三天之后,由本地最大的盐商黄克敬揽总儿收齐缴来府衙。窦光鼐心记众人所报书目,到底不知道“鲁班”意指云何,悄问身边马二侉子,马二侉子也只是摇头:“回大人话,我也是不得明白呢…若说‘鲁班’,该是木匠书,是‘鲁版’朱熹,又从来没听说过…”窦光鼐便目视邢二爷,问道:“你方才说‘鲁班’朱熹的书,是甚么样子?纸色,装帧,还有墨印,是活字版,还是木刻版?”
“回了大人您呐!”邢二爷心里揣着个鬼,最怕的就是窦光鼐计较骂座的事,最巴望的就是能和“窦大人”攀扯几句,和息一下口孽戾气,听见窦光鼐问话,起身一揖,又虾身打个千儿,满脸腴笑难描难画,说道:“大人问的,小人一件也不明白,那纸都黄脆了,墨色倒是漆黑的,只是字儿个头象是大小不甚齐整,上下字儿中间远近也略有不同…”他口说手比“…这么长,这么宽,这么厚,订线儿也朽了。懋书斋的伙计说这是宝贝,是后唐年间的纸…”
他没有说完窦光鼐已经明白:这定然是宋版活字印书,用的是后唐时的纸,这在宋代本朝已是极名贵的版本了,思索着又问:“你说它是‘鲁班’又据何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