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错啊?就在他显示出办案的才干的时候,他居然说要辞官? 他是有听皇上说也许他会辞官,而要他陪同南下就是为了接受他的官印、配牌,并且回 京缴旨,他还以为皇上在开玩笑,没想到这居然是真的。
“皇上应该告诉过你,我要辞官的事情吧?”
“皇上是有这么说,可是──”
“拿去吧!你不拿著,就是抗旨喔!”
“开什么玩笑?我接了才真的叫抗旨哩!”
“唐非…”
“是真的啦!”唐非就知道允泛绝对不信,所以从衣襟中掏出皇帝的密旨,递给允 泛。
允泛接过看完之后,简直不敢相信──忽必烈居然又反悔了!
密旨上写得清清楚楚──她若要辞官,等到面见他时,再作定夺。
她又走不成了。
如果说要比赖皮的话,她季允泛是绝对不输人的。
忽必烈不准她辞官,说是要等到见到他时再谈,那她干脆就待在杭州,天高皇帝远 ,他又不能丢下一干文武百官到杭州来,反正密旨上也没有规定她不许不回京。
她不想再见到忽必烈吗?
错了。
也许因为他是她生命中第一个──也会是唯一的一个男人,所以,她对忽必烈有一 种难以形容的感情。
但是想念是一回事,见了面又是一回事。把所有的感情藏在她的心中,不让忽必烈 知道,这样她看着忽必烈周旋在众多嫔妃之中时,她心中的伤痛就不会被发现,而自己 也可以就这么假装不在意了。
驿馆的厢房是那么寂静,静得连自己沉淀的思维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女人就是这样,一旦生命中进驻了第一个男人的身影,就像被烙印的记号,纵使经 过五年、十年…甚至更久,也不会忘了他曾在她生命中所激起的涟漪。
可悲的心态啊!而她季允泛竟然也逃不开这样的烙印。
她之所以逃开,是害怕自己总有一天会沉沦在他的怀中,失落的心,无论如何也是 唤不回的;可是,身为一国之君,他却可以随时将他的心转移到下一个更年轻、更美丽 的女人身上。
她季允泛不是个倾城美人,当然更不是能够永远年轻的怪物,总有一天,君王不会 再怜惜她,既然如此,又何必交出自己的心呢?更何况,以她一名汉女的身分,凭什么 伴在君王身侧?
她不会痴心妄想拴住忽必烈的心,因此她拒绝付出,当然,忽必烈也不会因为她多 余的真心,而眷宠她一辈子。而这样很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