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的品味十分讶异。
李平对素色及中性色调完全没有兴趣,专爱挑红、黄、蓝原始刺眼的料子,要不就大花斑烂,连选只鳄鱼皮手袋,都问:“有没有紫色的?”
可是她高大,年轻,漂亮,受得住俗艳的打扮,丰富的色彩使她看上去如同热带森林中一只野兽,衬得白皙的面孔更具震荡感。
时装店女经理说:“可惜是个毫无品味的美女。”
老板娘笑了“美女,何需品味。”
夏彭年对于李平的选择采取自由放任的姿态,有时也禁不住骇笑,惹得李平微嗔。
不论笑或愠,她都是一幅风景。
他喜欢她学习及吸收的态度。
开头请的是大学里的英籍讲师,那位先生约三十多岁,一见李平,张大的嘴巴无法合拢,夏彭年心中一气,即时把他换掉,另聘高明。
现任华裔女教师不但温文热心,也可靠安全得多,夏彭年不愿李平的英语有牛津以外的口音。
每星期五,梁太太与李平在上课时都以英语交谈。
夏彭年郑重地垂询进展,梁太太答:“她用功,好学,人又聪明,不必担心。她英语口音比粤语准确得多。”
夏彭年微笑“李平的粤语始终说不好。”
梁太太笑问:“重要吗?”
“不,不重要。”
梁太太答:“我也这么想。”
饼一会儿,他又问:“还要过多久她才能到我写字楼来帮忙?”
梁太太一怔“我们此刻练习的,只是一般社交应对。”
“给她灌输商业管理知识。”
“要替她聘请这方面的导师。”
“请你全权负责。”
“那恐怕还要待一年之后才有资格进办公室。”
夏彭年即时回答:“那不算什么。”
李平最觉享受的,还是练琴的周末。
老师自内地出来只有五年左右,李平与她十分投机。
熟了,闲谈,老师说起来:“听到你的琴声,看到你的姿势,老叫我想起一个人。”
李平问:“谁?”
“是一位天才,她也姓李。”
李平一震,马上顾左右而言他“我弹琴只是为消遣,不能同别人比。”
“那也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彼时恐怕你还没有出世呢,琴棋书画这些闲情逸致,曾经中断过十年,相信你也知道。”
李平揽着她的名字,珍如拱壁,凝目欣赏,对老师的话不予置评。
“你要珍惜此刻的机会。”
“是的老师。”
李平放下琴,举起双手,娇慵地伸一个懒腰。
从前,她没有这个姿势,她不敢让任何人知道她疲倦。
毋须多久,城里某个圈子中人,都知道李平是夏彭年跟前的红人。
消息传到夏家耳朵,长辈只是装不知。
夏彭年几个表姐妹沉不住气,打趣表兄:“听说是位新移民,乡音未改。”
“表哥真好兴致,不知道平日与她讲些什么。”
“当然是谈情说爱呀,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