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一章
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集上天万千chong爱于一shen的江南苏、杭两州,除了得天独厚的温暖气候及秀丽明媚的风光外,远离纷扰边陲的地理位置,更让当地民生安定富足。在这么个弥漫着huan乐的地方,只听说有人吃饱了撑死着,还没听过有饿死人的事儿哩,可见这苏、杭两州的繁荣富庶了。其经济文化发达的程度比起当朝大宋的首都“汴京”更是不遑多让。
就拿苏州城来说,其富足的民生、繁华的社会,xi引了多如过江之鲫的经商队伍,自然造就了满街的“大爷”让那些个平凡老百姓对“大爷们”早不觉有什么新鲜gan,有时连正yan都懒得瞧上一瞧呢;但对那zhong“大大大…爷”那可就又不一样了。
像这zhong用“大爷”两个字尚不足以形容的ju贾,是足教人望而生畏的,连听到他们的名讳也都会不自觉的肃然起敬,只因在整个苏州城内有钱人是不少,但称得上富可敌国的豪商,却是寥寥可数。
而在这少数几个富甲一方的殷商中,最最有势力、也最为人津津乐dao的有两位,一位是城南余家,另一位则是城北的高家;可有趣的是,这余、高两家除了在财势上足以匹敌外,他们的发迹过程及zhongzhong境况,则像是各自雄据苏州城一方的宅第遥遥对望般的南辕北辙。
首先,这高家世居苏州城,历代以来一直是苏州城里有tou有脸的大hu人wu,算是当地chu了名的世家。
除了经商之外,高家也称得上是书香门第,因其每一代子孙中总会chu那么一两个秀才、举人的,让高家在铜臭味外还沾点斯文气质,增添点高尚的光彩。究其原因,倒也不是高家人天纵英才,主要还是高家历代以来皆为“多产”光yan前这代老当家的高正yang膝下就有五子三女;既有五个儿子可供挑选磨练,要想培育chu个秀才当然非难事了。
而说起城南余家的主儿,可就是历尽历尽艰辛,真正的白手起家了。
想那当家作主的余大老爷余翰林,早年乃是游走于宋辽边境的游牧商人,在当时宋、辽两国纷争不断之际,他有此胆识闯dang两国之间,赚取那zhong刀口上的血汗钱,可不光“勇气可嘉”四个字就可形容。当初他为了运那些个茶、绢、香料到辽国,再从辽国带回niu、羊、maopi、人参等wu运回中原,一路上“豺狼虎豹”环伺,随时有遭劫遇害的可能,不知教他心情jin绷得急白了多少tou发,因此虽然每一趟他都获利丰厚,但可都是他的“滴滴血汗”换来的,以至于到现在逢人说起,他还耿耿于怀地认为自己怎么只赚了点蝇tou小利呢!
在余翰林这么舍命拼了十来年,自然使他攒下了如山的财富,也终于决定“衣锦还乡”大张旗鼓地回到他苏州老家。日后举凡布庄、茶庄、当铺、银号、粮行,他无一不涉足,因此不过又过十来年的经营,已涤讪其苏州首屈一指的大商家地位。
可惜啊!也许是余翰林的福分不够,让他年过四十却膝下犹虚,急得他四chu1求神拜佛的。
终于,他的元pei有yun了!这个天大的喜事,自然是让他乐得三天三夜睡不着觉。可是呢,正如那句“老bang生珠”形容的,余夫人产下的果真是颗“明珠”他自然又大失所望了。不过,只要想起算命先生早说过,他此生本是“无儿无女之命”有个女儿已算是老天gan动于他“生平无大恶,不过爱赚钱”加上他平日铺路造桥赈灾济贫亦不落人后,勉qiang违背天命送他个女儿,他该要知足了,这才弥补他那gu失落之心。
这么两相比较之下,高、余两家的发迹、际遇确实截然不同,但也就是因为这点,这两大hu人家才会互别苗tou得厉害,谁也不服谁!一个嫌对方是暴发hu,没半点文墨气质;一个笑他靠祖先庇荫,没啥好神气。
但若要说苏州的百姓在茶余饭后最常讨论的是哪位?那毫无疑问的自是非余翰林莫属了。一来,他靠一己之力成就大业,其间的传奇se彩,早成为一般人茶余饭后间嗑牙的题材;再者,那余翰林膝下只有一女,将来无论谁成为他的乘龙快婿,不就意味着晋升为余家的二当家,坐拥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吗?想到那如金山、银山般的财富,对一辈子也赚不到那座金山小小一角的老百姓来说,哪个人不想得口水直liu、两yan发直的?更何况还有个jiao滴滴的meijiao娘呢。
只是,或许是余翰林的生平充满惊奇与不凡,以至于与他沾上边的事、wu常常也染上了那gu不寻常,其中当然也包括他的宝贝女儿了。话说这位余大小姐…那可算得上是世间少有了!即使是对什么古怪事儿都已见怪不怪的余翰林,见了自个儿的女儿也都只有摇tou叹息的分;也只得安wei自己,天底下的怪事一箩筐,在一个不嫌多,少一个不觉少,在繁华似锦的苏州城,想开点日子会开心得多。
就好比这会儿…
在城郊的赌场里,满室热闹的景象,抬yan望去就只见一颗颗垂首晃动的脑袋瓜子,以及此起彼落的吆喝声…
“动作快点!下好离手喽。”拢过耳鬓飞发,无视那飘散在空气中的汗臭味,余芊瑛兴致高昂地全神贯注在赌桌上。